他在接受路透专访时指出,公司目前正进行增资扩股工作,计划向老股东及其他国内投资者募集资本10亿元以上,年内完成。未来公司并有意设立一支30-50亿元规模的人民币基金。
他表示,“我们自身规模看的见的,三年内可以达到80亿元以上,管理外部资金可达到100亿元,再加上外资基金20亿元以上,三年内翻一倍是有可能的。”
深创投目前管理资金规模100亿元左右。除了自身出手投资外,还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0个城市合资成立20多家政府引导基金,并与新加坡大华银行,以及日本和以色列机构分别成立多家中外合作基金。
李万寿并称,公司正与国内10多个城市政府部门洽谈,成立更多政府引导基金。
目前深创投一年投资约50个项目,但限于自身资金规模,往往有许多项目需要邀其他机构一起参与。他指出,正考虑募集一个大型人民币基金,跟进这些政府引导基金所推荐的项目,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深创投集团注册资本16亿元,其主要股东包括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大众公用、粤电力、中兴通讯等。
每年约10个项目实现上市
在中国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PO)重启后,以及创业板有望年内推出,深创投的投资项目上市之路重新被打通。李万寿预计,自明年起,数年内公司所投资项目中每年约有10个项目以上可实现上市,而且多数在国内市场上市。
深创投参股的深圳世联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有望在近期实现IPO。他介绍说,公司投资项目中还有3-4家公司在等待证监会的审批,不过目前无法预知这些公司能否在年内上市。
2007年该公司有10个投资项目实现上市;2008年则为5个,因中国自9月底起暂停了IPO上市。
虽然上半年深创投通过转让股权或换股等形式实现了投资项目的退出,但李万寿仍推崇IPO为项目退出的最佳模式,“IPO未来还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通道,因为这是一个价值标杆。”
短期内仍具领先优势
国际机构近年来纷纷在国内发起设立人民币基金,而国内资金充裕的机构亦陆续跻身创投业,从而令深创投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李万寿指出,“这种竞争势在必然,...不过像我们拥有这么一支熟练的管理团队,并在国内建立了这么大的网络,短期内其他机构是做不到的,我们还是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红杉资本、IDGVC等国际创投机构已先后设立人民币基金,而上海市政府6月宣布,允许国际私募股权公司在当地设立子公司,以方便其推出人民币基金.有消息称,美国知名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正洽谈在沪设立子公司,并筹备推出首支人民币基金。
深创投数年前投资的潍柴动力,给深创投带来数十倍的利润,近两年来,远望谷、易居中国、A8音乐等陆续在海内外上市,给公司带来的丰厚利润。据李万寿介绍,公司成立以来的所有项目平均年回报率达36%,在国内创投业处于前列。
他并称,公司未来的投资重点会在新能源、环保、生命科学、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及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目前深创投已投资项目220个,主要投资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领域涉及IT、通讯、新材料、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化工、消费品等,累计投资金额近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