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冯涛:访谈录

  2009-02-04 15:33:11      

单从外表看,冯涛在“联创”最不像总裁———他觉得没必要摆那个架子。实在,是冯涛最显著的特点,这不但表现在他的行为上,更表现在他的言谈上。说话直接实在,冯涛说这样能直接进入主题,还不浪费时间。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不愿意伪装自己的人,这就是冯涛。

没读完博士的副总裁冯涛1967年出生在上海,高中毕业后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哈工大读了2年导弹自控专业,本科还没毕业就出了国。出国后,他先去了温哥华,然后去了多伦多大学读数学博士,没读完就出来创业了。现任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2001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25位最有希望的企业新星之一。

笔者:您的经历很有意思,本科没有读完,博士也没有读完。为什么博士没有读完呢?

冯涛:在当时数学专业毕业等于失业。笔者:那您第一个老板为什么会接受一个博士学位没有拿到的人呢?

冯涛:我第一个不是老板,是合伙人。他认为我这个人还是很有潜力,有点做生意的素质。笔者:后来我听说,连您的项目、您的人一块到另外一家公司里去了,是吗?

冯涛:对,当时我们搞了一个项目,被北美最大的一个私人风险投资公司看中了,我们就把它卖掉了,具体谈判是我谈的,我谈下来以后这个老板可能也看中我了吧,就连项目带人都“买”去了,后来我就成为艾芬豪集团在亚洲的代表了,董事兼高级副总裁。

笔者:一进去就是副总裁?冯涛:对,那时候还是不容易,我只有27岁。退了绿卡回国笔者:你给艾芬豪公司赚了多少钱?冯涛:可能赚了2000多万美金,2亿人民币。笔者:2亿人民币,那您离开的时候他肯定非常舍不得。

冯涛:还行吧,我走的时候,也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他觉得挺好的,而且我也敬佩这个老板,觉得从他身上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笔者:您当时是在北美最大的一个私人投资公司做副总,后来您回到国内之后,做了一个国有公司的老总,我不知道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冯涛:在国外的公司做,很难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在发起联创以前,我也得到董事会的许可,可以很大程度地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来做。

笔者:当时加拿大政府已经同意你加入加拿大国籍,但是你就是不拿,是这样吗?

冯涛:没那么有戏剧性吧,但是我退了加拿大绿卡。因为第一我觉得自己比较爱国,原来在多伦多大学,过春节大家唱《歌唱祖国》的时候,我还掉眼泪,我很少掉眼泪;第二我觉得在中国发展机会比较大,给年轻人很大一个空间;国家也选择了我,我们董事会的几个非常开明的长辈、董事,经过对我反复的调查和面谈以后选择了我,他们开明的思想和对科技的理解感染了我。

笔者:你当时做一个私有公司的副总薪水和你做国有公司老总的薪水有没有差距,差多大?

冯涛:那差很多了,差几十倍。笔者:差几十倍,为什么还是要回来呢?冯涛:我觉得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来做,觉得更有成功的把握。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没有考虑经济利益,但是我考虑的经济利益,可能是联创非常成功以后,为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与太精的人合作笔者:我觉得风险投资人其实就像一个花匠,发现好的种子,他就拿回来种,给它浇水、施肥,等花开到正鲜的时候,就把它卖掉,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冯涛: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心目中的风险投资家应该是一个有企业家精神的金融投资者。

笔者:什么叫有企业家精神的金融投资者?冯涛:在所有的金融投资者中,他的性格、他的价值取向和企业家最接近。

笔者:你是怎么判断一个项目值不值得投资、值得投多少的?

冯涛:有足够大的目标市场,比较优秀的管理团队,比较高的壁垒,还有一些,比如说,具备能够成为目标市场的市场领导者的潜力,除了这几条大家公认的风险投资的标准以外,我们联创还有一些特别的标准,比如说我们非常重视与投资企业家是不是合得来。

笔者:怎么叫合得来?

冯涛:有的人虽然水平很高,技术很高深,而且打市场的能力很强,但是可能他不喜欢我的做派,我可能也不喜欢他,他可能太精了,对我来讲,他可能太关心他自己的利益了,也可能合不来。

笔者:在风险投资对一个企业和一个项目的考察过程中,第一位的是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把人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德,一个是才。请问一下,你在考察一个人的时候,是重德还是重才?哪个是放在第一位的?

冯涛: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重视德才兼备的人。

笔者:要是不能兼得呢?冯涛:那我们就不投资了。因为你光有才没有德的话,今后肯定要出问题;你光有德没有才,我们也不感兴趣。惟一失控的投资笔者:你在判断一个项目是不是值得投资的时候,一般觉得风险控制在多少以下就可以投了?

冯涛:这个很难量化,但是可以定性地分析,因为我们天天和风险打交道的,我们要具体看有哪些风险,肯定是有风险,否则我们也不会插手。关键不是说有没有风险,关键是看你自身能不能够控制、能不能够认知、能不能够把握这些风险,如果觉得这些风险逃不出我的掌心,我能够控制、能够预见的话,我觉得应该可以投资的。

笔者:那现在你投资的项目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个项目原来预测能控制,后来没有控制住,这个项目就失败了。

冯涛:有。这是我们公司惟一投资失败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是台湾的一个互联网公司,当时台湾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热潮的时候,我们就跟着一些著名的投资者,共同投资了这家公司。后来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就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现在已经是关门大吉的趋势,我们这个投资很可能就打水漂了。一个风险投资者可以犯的典型错误,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几乎都犯了。第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做自主的审慎调查。

笔者:反正高盛都进去了。

冯涛:对,您说的没错。当时公司也比较小,不是很自信,就觉得这些大的投资者应该没什么错,是一项保险的投资。第二个错误就是我们没有派出董事,我们觉得反正投的股份也不多。他们没有给我们董事会席位,我们就没有派出董事。第三个错误是我们没有注意投资后的管理,投资后的管理其实是风险投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占据我们工作内容的大部分的一个工作,我们没有重视管理,直到出事的时候,才非常惊讶地得到一些坏消息。现在反过来想一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觉得这个项目的失败为我们公司的成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教训。足球、古董与投资。

笔者:冯先生在个性上比较强,但冯先生比较强调团队的合作,而且您在考察一个项目的时候,也很看中企业家的团队,这种团结的精神,让我想到另外一件事———踢足球,我不知道冯先生平时爱不爱踢足球?

冯涛:踢,每个星期都踢。

笔者: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里面您最喜欢谁呢?

冯涛:范志毅。

笔者:为什么呢?一般都觉得范志毅是过去的大明星。

冯涛:范志毅有体育家精神。

笔者:体育家精神,这是个职业用语,套用了一下。

冯涛:体育家精神,这个很重要,我们在加拿大看冰球的时候,就有一个犯规叫非体育家精神,犯规的人不像体育家、不像一个运动员,就是粗野的犯规。这种犯规在其他的运动里面没有,但我觉得体育家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精髓。

笔者:咱们中国人在表扬一个人的时候,一般说这个人能文能武,踢足球咱们就算武的方面,冯先生有没有文的方面、有没有什么爱好?

冯涛:我比较喜欢书法。还有,可能不登大雅之堂,就是我喜欢收集一些古代文物,古董。

笔者:您能不能告诉我们,您从瓷器里面获得什么投资方面的灵感呢?

冯涛:一般买古董是先看货,从来不先开价,卖古董的人也都能看出来你是内行还是外行。那么我想说和我们投资有什么关系呢,比较牵强一点,有一个关系就是,我一般先看这个公司的好坏,我们不是像有一些投资公司,先去问多少钱,你卖给我多少股份。我们先去看这个公司,看一个月两个月,然后仔细地跟他坐在一起分析这个企业,再去讨论公司需要多少钱,最后再考虑公司的价格。我们创业的企业家也会更加欣赏这样的投资者,就像一个古董商更加欣赏比较内行的古董收藏者一样,让每个员工成为百万富翁。

笔者:作为一个风险投资公司的老总,你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你最近几年的计划。

冯涛:这么说吧,我的目标是使联创成为中国风险投资界的佼佼者。

笔者:我们还是想听到具体的数字化的描述。冯涛:我把这个底透给你,我希望联创的每一个员工,包括帮我开车的司机,都能够成为百万富翁,我的司机能够成为百万富翁的话,我想我也可以退休了。

[错误报告]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9 创业社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