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越时,1970年生于建德,1993年毕业于嘉兴学院劳动经济专业,2003年浙江大学MBA毕业,同年创办杭州猎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2000年之后,杭州民营的猎头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已在杭州人事局注册65家,其中一半步履艰难,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强者。郎越时的“杭州猎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虽然才创办一年,但是业界影响不小,还拥有省内唯一从事劳动法规服务民营性质的致胜劳动法律事务所。8月13日郎越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从事人力资源服务是我一生的追求
1993年正是大学生要求面对市场进行选择的开始,在嘉兴学院劳动经济专业毕业的郎越时,婉拒了留校的邀请,参加了杭州人才交流会,进入省冶金局,开始了他的国有单位生涯。此后直至2003年独自创业前,他先后尝试过多个单位的人事工作。1998年省冶金局改制,他到省劳动厅做劳动法律咨询和仲裁代理。一年后,他又到恒生电子股份公司管理人事,再后来又被聘入浙大网新互联网。
“国有单位的机制制约了人事工作的开展,而呆在一家企业工作只能为一家公司服务的现实又阻止我眼光向外。”在经历了多种行业、多种体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积累,郎越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有了相当的深度,2002年浙江大学MBA毕业后他有了更多的积累。郎越时说,从个人的角度讲,猎头做的是服务于人才经济;从企业的角度上讲,猎头做的是为企业整合最有价值的资源。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郎越时说,“这是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多年来的最深体会”。因此开办猎头公司为那些急需人才的优秀企业服务是郎越时藏在心头的计划。直到2002年底,他的杭州猎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张了。
“对我而言猎头是个高尚的职业,从事人力资源服务是我一生的追求。”
坚持做专业的猎头公司
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日益规范化,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日趋增大,猎头公司的工作也是越来越忙;另一方面猎头公司的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但专业的技术门槛很高,这使得很多的猎头公司刚开了张,却很难运作成功,因而不得不在经营困境中挣扎;这也导致了人力资源市场的猎头服务良莠不齐,部分猎头公司开始恶意竞争或价格战,甚至不惜牺牲信誉来获取订单。面对这种形式,郎越时用MBA的经济阶段理论给予了分析:这是猎头市场初级阶段的一种必然现象,猎头企业的稚嫩和市场发育的不完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原因。对于郎越时,他坚持自己的企业理念;提供专业的人才知识、经营和解决方案,每一个项目都是与客户的共同事业。正是坚持了这样的服务理念,他宁可损失公司收入,婉拒了一些不符合心目中要求的客户。
郎越时坚持高起点、高质量的服务,他的努力有了积极回报。目前很大一部分订单是老客户的续单和客户口碑互传带来的,由此培养了一批忠诚的客户,这些客户中不乏全球知名跨国外企。说起为跨国外企服务,郎越时兴致勃勃,他说:为这样一些全球成长性、知名度极高、管理非常优秀的外企服务,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我们与客户共同成长,提升了我们与一流外企打交道的能力。
争做人力资源服务商的领跑者
郎越时告诉记者,他将通过自己培养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跻身优秀猎头公司行列,猎头公司的竞争力关键在人。现实是优秀的猎头从业人员在杭州很难找到,为此他将打破常规改变猎头业务流程,让那些经验欠缺但具备潜力、有志于猎头事业的人成为培养对象,面对记者“那您就不怕成为其他猎头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提问时,郎越时回答说:“能为猎头行业培养人才,那也是一种荣耀,当您的员工成为同行业的猎取对象,这已经证明您的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导者地位。”
市场竞争激烈不仅迫使猎头公司增加服务招来客户,对猎头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郎越时说,从事猎头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同时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要有一双慧眼,能识别各种需求,能承担巨大的压力,这是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听起来做猎头职业的痛苦指数会很高啊!但郎越时却有一番见解:猎头能广交朋友,能了解各种行业,能前瞻性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这些对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实力有很好帮助,我相信在这条狩猎的路走的愈长,我的杠杆就会越长。他认为这是浙大MBA的二年给予了他最多的受益。
随着IT业的回暖、消费的逐步增长、第三产业及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客户群的增加,猎头公司将迎来又一次的发展机遇。
郎越时已给自己公司定下了目标:用五年时间发展成拥有数十位硕士、博士,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进入长三角猎头行业前十强,做人力资源服务商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