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移动电源,移动充电。一旦拥有,充电无忧。
1、商战特训营的比赛规则:总共是108人参加商战特训营的比赛,分两天比赛,每天54人,分9组,每组6人组建一家虚拟公司进行运营,6人分别担任公司的CEO、CFO、人力总监、市场总监、生产总监和信息总监(副总经理)。根据公司虚拟运营最后的盈利状况来决定比赛的输赢。
2、虚拟公司的介绍:虚拟公司有A、B、C、D四种产品可供生产,由本地市场、区域市场、全国市场和海外市场四个市场参与竞争,同时生产设备有手工线、半自动生产线、专用生产线和全自动生产线四种选择,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生产效率,操作生产线的员工也有不同的要求,分别是蓝领工人、黄领工人和白领工人。(此项不理解的话可以不用费时间去考虑,只需要明白商战特训营的虚拟运营的变数很大,有十几种变化,关键是考查部门之间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配合)
3、职务分配:我所在的组是13组,其它5名组员分别为来自内蒙的杨俊平、新疆的张玉清、武汉的周胜利、桂林的孔彦文、深圳的符德坤。我们分工首先是介绍自己的状况及自己想出任的职务,初步的状况是杨俊平想出任CEO或市场总监,张玉清想出任市场总监或人力总监,周胜利想出任CEO或生产总监,孔彦文想出任信息总监,符德坤认为出任什么都可以,我本人只想出任CEO。初步职务分配的结果是我出任CEO,杨俊平出任市场总监,张玉清出任人力总监,周胜利出任生产总监,孔彦文出任信息总监,符德坤出任财务总监。
4、问题分析:商战特训营组建虚拟公司的6名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背景及不同的文化,但有一条共性是90%以上的人都是企业的老板,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工作中都是在指挥别人做事,而在商战特训营要求这些人担任的是一个公司的高管人员,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特别的是由于是虚拟运营,并没有真正的公司制约方式,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摆到所有参加特训营的人的面前一大难题,实际上有很多的组在职务分配的时候非常艰难。
5、我们组的问题:符德坤在第一时间(当天晚上职务分配会议结束后)告诉周胜利他担任财务总监不适合,并希望周胜利帮他提出来。第二天早晨孔彦文也提醒我这个暂定的CEO符德坤担任财务总监是否适合?26日晚上进行第二次职务分配讨论会议,杨俊平、符德坤由于时间晚到,我们四个人先讨论,初步的结果是我出任CEO不变,把张玉清的人力总监职务与符德坤的财务总监职务对调,同时我本人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大家认为财务总监算帐、关帐这一角色非常重要而且大家都没有把握做好的情况下,我可以放弃CEO的职务出任财务总监。那么CEO应该由谁出任?初步的结果是杨俊平或者周胜利。在人员到齐后,提出了上述的初步讨论结果,符德坤本人表示希望出任CEO或市场总监(之前他没有明确表示出任什么职务),在这种情况下杨俊平提出让符德坤出任CEO,在一瞬间我感觉到他的提议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团队团结、团队合作、没有杂念才能够步调一致,所以我本人也赞同了这个观点。很明显我在其他人的眼神中感觉到了不赞同。27日的早晨,我找到杨俊平和周胜利,以我的理由说服他们符德坤出任CEO对于我们组而言或许是最好的,然后又找到了孔彦文说明此问题,而其实孔彦文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同张玉清沟通了此意见,到此基本上统一了意见,大家一致支持符德坤出任CEO,并且要一致配合他。
6、虚拟公司制度:既然已经成立了公司,我们公司定立了相关的制度,比如投票表决制度、举手发言制度、明确本职工作并同时对CEO确认了经营目标:前三年经营业绩必须在9个组之内排前四名,否则更换CEO。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公司统一了着装形象(临时花四个小时的时间去北京商场购制了统一的白衬衫及红领带),公司的口号是“红领十三,非同一般”!
7、运营结果:在我们接手公司的时候,股东权益为5800万,5年运营下来我们组的股东权益为12000万(净利6200万),列当天比赛9组第一名(第二名股东权益为9200万),两天比赛大排名也是第一名(第一天第一名股东权益为8200万),这样我们组出线了三人,分别是我、杨俊平、符德坤。比赛完成后,我们的口号变更为“红领十三,真的不一般”!
8、过程的感受:任何的成功都没有偶然,如果我不让出CEO,如果符德坤不出任CEO,如果不能作通其他组员的工作支持CEO,还有很多如果,可能这个第一名不是13组,总之团队的合作才能赢。
9、现实的考虑:在我们公司现实的运营中,也一定是这样,团队合作才能赢。我们努力把海纳通移动电源打造为移动电源行业领先的品牌的同时,把我们的团队铸造成一支团结、向上的团队。